特朗普关税致贸易不确定性增大,德国经济或面临第三年“零增长”
特朗普关税致贸易不确定性增大,德国经济或面临第三年“零增长”
特朗普关税致贸易不确定性增大,德国经济或面临第三年“零增长”
洛阳轴承(zhóuchéng)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线正在(zhèngzài)运转。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新星轻(qīng)合金材料(洛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本报记者 李鹏 摄
位于洛阳的中信(zhōngxìn)重工厂区。中信重工供图
□本报(běnbào)记者 李鹏贾 永标 本报财经全媒体中心出品
百年变局,十字路口,现代化产业(chǎnyè)体系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支柱。作为现代经济(jīngjì)的血脉(xuèmài),金融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产业变革浪潮。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着力建设现代化(xiàndàihuà)(xiàndàihuà)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以洛阳(luòyáng)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轴集团”)为代表的洛阳制造企业,成为观察河南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样本。从制造业创新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近日(jìnrì)记者到洛阳走访多家制造企业和金融机构,解码金融如何赋能制造业“智变突围(tūwéi)”。
一条轴承产业链(chǎnyèliàn)的“金”含量
在(zài)洛轴集团智能工厂,传统车间工人穿梭忙碌的(de)场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yùnzhuàn):数控车床精准(jīngzhǔn)加工产品,自动导向运输车穿梭运送物料……该公司正通过数智赋能,加快转型升级,其产品系列涵盖9大类型,共计(gòngjì)3万余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等领域,助推大国重器上天入地。
看得见的是轴承(zhóuchéng)生产线的“智”变,看不见的是金融资源的汇聚。谈起智能工厂,洛轴集团财务部部长陈元难掩兴奋,“拿我们这个新能源装备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来说,2023年(nián)开工,总投资10.3亿元。当时依靠企业自有(zìyǒu)能力,短期肯定筹措不到这么多资金。工商银行洛阳分行和国开行及时给我们提供了总额(zǒngé)8亿元、期限10年的贷款,解决了项目建设(jiànshè)资金难题,让洛轴能够(nénggòu)大胆投入、积极创新(chuàngxīn)。”
金融资金流入的背后(bèihòu),是一本“创新账”。陈元掰着指头(zhǐtou)进一步细数:工商银行洛阳(luòyáng)分行成功为洛轴(luòzhóu)集团的高铁转向架项目审批通过了十年(shínián)期1.96亿元(yìyuán)的设备更新贷款,目前已实现投放;建设银行洛阳分行为洛轴全资子公司洛轴科技提供了六年期8000万元的设备更新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引进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省工业(gōngyè)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和人行河南省分行联合组织的省级制造业设备更新项目申报工作启动以来,洛轴集团先后有6个项目入库,获得长期低息贷款并(bìng)能够享受两年贴息补助,大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目前,共有23家金融机构对洛轴集团(jítuán)综合授信达6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54%,并同步开展票据(piàojù)贴现、票据承兑、供应链融资等业务(yèwù)。在金融支持下,洛轴集团的高端轴承产值占比达70%,“十四五(shísìwǔ)”期间有1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
作为(zuòwéi)洛轴集团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以优质(yōuzhì)金融服务当好“金融引擎”。据悉,多年来(lái)该行先后为洛轴集团提供4.34亿元新建项目贷款、4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和1.3亿元供应链贷款,帮助企业(qǐyè)加快技术创新,加强与上下游(shàngxiàyóu)供应商的深度合作。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东风,洛轴集团勇闯国际市场(shìchǎng)蓝海,在(zài)国际高端市场大显身手。稳外贸,金融“工具箱”也在不断丰富。出口信用保险(bǎoxiǎn)作为重要的贸易促进手段,为豫企出海系上“保险绳”。记者从中国信保(xìnbǎo)河南分公司了解到,相伴20多年来,中国信保支持洛轴集团出口金额(jīné)已超过7000万美元。
轴承,作为机器运转的“精密关节”,既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jīshí),又是衡量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尺。放眼轴承这条产业链,洛阳正(zhèng)积极培育高端化、规模化、系列化的轴承产业集群,拥有产业链规上企业73家(jiā),是国内轴承产品品种最全、用途最广的综合性轴承生产基地(jīdì)。
“链”上发力,“金”力澎湃。“为支持(zhīchí)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近期中国人民银行(zhōngguórénmínyínháng)决定增加科技(kējì)创新和(hé)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增加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达8000亿元。洛阳有着轴承行业‘一厂一所(yīsuǒ)一校一院’独特资源,发展前景广阔。在该项再贷款政策的支持下,洛阳轴承产业链贷款规模超百亿元,金融资源全面覆盖配套企业,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qiángjìng)动能。”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有关负责人(fùzérén)说。
精准滴灌洛阳制造的“金”模式(móshì)
我国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zhóuchéng)、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tuōlājī)、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抚今追昔,“洛阳制造”曾经创下众多第一,也正书写崭新的(de)未来。
走进洛阳市(luòyángshì)偃师区的优箔(洛阳)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铝箔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yùnzhuàn)。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已经实现量产12—20微米(wēimǐ)高端动力电池箔(bó),成功研发双光8微米电池箔。”该公司副总经理刘红磊说,目前公司业务(yèwù)已经覆盖国内新能源龙头电池企业。
迎风而动、御风而行(yùfēngérxíng),这家(zhèjiā)成立于2020年的年轻公司,很快就迎来产能爬坡的关键时刻。
“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大背景(bèijǐng)下,市场对锂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gāo)。基于此,我们规划的新项目总(zǒng)投资约15亿元。”刘红磊说,但项目所用轧机、磨床(móchuáng)等主要设备价格高、调试周期长,导致总体建设进度放缓,企业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
正在企业发愁的时候,洛阳金融机构组团上门支招儿。“在获取企业需求后,我们迅速启动重大项目(xiàngmù)响应机制(jīzhì),拟定以工行牵头组成银团、其他金融机构参贷的形式,对整体项目进行(jìnxíng)支持。”工商银行(gōngshāngyínháng)洛阳分行业务负责人表示。
经过多轮深入企业一线考察,并与优箔公司隶属的集团所在地(suǒzàidì)广州分行进行对接协调,银团成功解决跨省授信审批(shěnpī)事宜,最终仅用(jǐnyòng)时两周就获批,预计6月中旬可实现银团首笔贷款投放。
距离优箔公司不远,便是当地新材料产业链上的又一家明星企业——新星轻合金材料(洛阳)有限公司。二者地缘相亲又有生意往来(wǎnglái),加之同为引进来的“金凤凰”,成了透视洛阳制造蓬勃发展(péngbófāzhǎn)的样本(yàngběn)。
“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shìchǎng)(shìchǎng)对电池铝箔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我们(wǒmen)的机器都是24小时不停歇。”该公司业务负责人张峰说,企业积极向下游延伸,去年开建的锂电池用铝合金(lǚhéjīn)箔材生产项目一期已经投产,年产能大幅提升后,为“洛阳造”电池材料持续占领高端(gāoduān)市场添了一把火。
从2007年落地洛阳,到先后(xiānhòu)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gāoxīnjìshù)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省级绿色工厂”等称号,金融机构既是陪伴(péibàn)者又是亲历者。
中国银行偃师(yǎnshī)支行(zhīxíng)业务经理任图从业不久,但对新星厂区却十分熟悉(shúxī):“建厂之初我们就给予了新星很大支持,现在企业正在持续向高攀登,我们依然是同路人,目前综合授信(shòuxìn)约2.5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重大项目落地。”
国家金融政策(zhèngcè)落地,制造企业最有感知度。在洛阳采访期间(qījiān),不少企业负责人向我们提到了同一场会议。
2024年8月30日,河南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hé)技术改造政策宣贯暨产融对接会首场(shǒuchǎng)活动在洛阳举办,来自(láizì)省内170多家制造业企业、重点(zhòngdiǎn)设备厂商及20余家金融机构齐聚,面对面提出需求、解决问题。
“之前我们(wǒmen)对政策吃得不是很透,参加了对接会后,感觉受益匪浅(shòuyìfěiqiǎn),很快就敲定了合适的融资方案。”这是不少企业的观感,也是金融精准滴灌洛阳制造的缩影(suōyǐng)。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jīnróngjīgòu)从“看过去、看押品(pǐn)、看报表、看规模”,转变(zhuǎnbiàn)为“看产业、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金融服务得到了加力优化。
近年来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减费(jiǎnfèi)让利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jiézhì)今年4月末,洛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744.07亿元(yìyuán),较年初增加67.12亿元,同比(tóngbǐ)多增44.58亿元。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jīn)”动能
金融活,经济(jīngjì)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是(shì)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de)经济基石。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坚实(jiānshí)牢固的产业根基,今日之河南,厚扎根基、不断创新的背后正是金融的持续助力: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fēngfù),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gǎigé)有序推进。
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省货币金融服务实力强劲,资本市场服务生产(shēngchǎn)效率居前,保险业资产(zīchǎn)周转效率领先。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fāzhǎn)经济的(de)着力点必须放在实体(shítǐ)经济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fēnháng)成立制造业(zhìzàoyè)中长期专班,对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给予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对其授信额度从最初的20亿元(yìyuán)到50亿元再到目前的75亿元;浦发银行郑州分行聚焦省内制造业客户,将洛阳双瑞风电、中信重工、舞阳钢铁、白象食品等64家制造业客户纳入“浦链通”供应链业务白名单,提供供应链金融专项授信支持(zhīchí)12.37亿元……
在(zài)河南,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支持制造业,精准“流”向实体。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的(de)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dàikuǎn)余额(yúé)6422.54亿元(yìyuán),同比(tóngbǐ)增长7.6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343.72亿元,同比增长7.18%;“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63.85亿元、1223.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9%、24.34%。
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73.5%的被调查企业有新增融资需求,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扩大(kuòdà)生产规模和(hé)技术升级改造(gǎizào)等。“我们坚持在优化信贷结构中促进信贷总量平稳增长,更好把握‘增’和‘减’的关系,更好处理存量与增量(zēngliàng)的关系,着力盘活被低效占用的存量金融资源,引导金融机构(jīnróngjīgòu)不断加大对重点(zhòngdiǎn)领域的投放力度。”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货币政策处副处长王淑云分析。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积极(jīj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zài)保持常规操作较强支持力度的同时,又推出新的一揽子(yīlǎnzi)支持举措。“我们将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更加注重贯彻执行(guànchèzhíxíng)国家金融宏观政策与支持河南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机结合,把这(zhè)一揽子政策措施释放的资金和降低的成本充分传导到(dào)实体经济中去。”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cóng)“行长进万企”到“千企万户大走访”,我省金融(jīnróng)领域持续(chíxù)强化走访对接,切实为企业(qǐyè)解难题、办实事。国家(guójiā)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4月末,全省已走访调研(diàoyán)企业6.29万家,其中4.11万家企业提出新增或续(huòxù)贷融资需求,金额达1.26万亿元。将进一步督促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微制造业企业信贷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普惠金融“百花齐放”。
智变破局(pòjú)、创新突围,金融赋能、实体筑基。金融与制造的“双向奔赴”,在(zài)中原这片产业热土上会越来越多。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金融(jīnróng)大有可为
□河南省(hénánshěng)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然
制造业是(shì)国民经济的(de)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这场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fāzhǎn)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xiàndàihuà)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金融(jīnróng)支持对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始终(shǐzhōng)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wèi)经济(jīngjì)大省,河南金融业规模庞大、基础扎实。相关数据显示(xiǎnshì),全省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约3000个,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21万亿元,已形成以(yǐ)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为核心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为产业转型(zhuǎnxíng)升级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我省金融监管部门有力强化监管引领,指导辖内(nèi)银行(yínháng)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供给力度、优化产品服务、强化资源倾斜,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金融力量。如我省印发了《河南银行业(yínhángyè)保险业加力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科技金融“五大行动”,有效统筹金融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金融保障。
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金融必将大有可为。我省还需继续从以下方面着力:要深化(shēnhuà)营商环境(huánjìng)体制机制改革,简化金融审批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聚焦关键领域和企业,加大(jiādà)对重点产业链的支持,助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鼓励(gǔlì)金融机构(jīnróngjīgòu)创新服务模式,支持重点科研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
当前,我们正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强国建设(jiànshè)。在改革中(zàigǎigézhōng)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自我超越(chāoyuè)。面向未来,我们需以开放(kāifàng)姿态(zītài)拥抱数字变革,以普惠理念促进资源共享,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产业沃土,共同谱写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李鹏 整理(zhěnglǐ))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